2022年1月8日 |
|
第 004 版主要新闻 |
字体: 放大![]() ![]() ![]() |
|
||||||||||||||
本报记者 覃江宜 武侠剧又拖后腿了。 回头看整个2021年的国产影视剧,古装宫廷、仙侠玄幻、甜宠爱情……各种类型几乎都有推陈出新的爆款,唯独武侠剧又一次口碑崩塌:年中,经典IP《新天龙八部》全方位的拉胯引发群嘲;年末,为2021年压轴的人气网剧《雪中悍刀行》又以“PPT式”打戏悲壮出圈。头部作品已然如此,背后就有更多登不了台面也上不了热搜的“江湖过客”。 从古龙到金庸,大师们一再暗喻的哲理是,武侠之“道”要远远大于“术”,境界突破只有在上下求索的心灵苦旅中才可实现。如今,没有了这层心意,武侠剧才会沦落得灰头土脸,变成偶像剧外裹的一层糖衣。 1 “这拍的,都是些什么呀!” 2021年,一批高质量国剧接连面世:《觉醒年代》是现象级的爆款,“脱贫攻坚”被《山海情》拍成了可歌可泣的史诗,它们证明了只要创作真心诚意,主旋律题材同样可以吸引年轻观众;容易悬浮的职业剧渐渐落地,《火神的眼泪》将镜头对准大众熟悉的消防员群体,《星空下的仁医》则深入医生的内心世界,观众因此走进不同职业隐秘的角落;就连都市剧中缺失很久的底层视角也回来了,挤地铁、黑中介、被催婚……《我在他乡挺好的》里4位北漂女孩的故事才是大部分人的日常。而差点被片名埋没的《爱很美味》,避开了过往诸多俗套和雷区,真真切切地在女性观众中引起共鸣。 面对以上脱颖而出的类型剧,2021年的武侠剧是乏善可陈的,被寄予厚望的《雪中悍刀行》播出后,武戏部分招致了众口一词的差评。大多数网友在第一幕打戏时就已经出戏——东方不败式的女侠出场时,竟然顶着慢镜头走了整整15秒! 氛围已经渲染到位,吃瓜群众就等着看爆点。然而女侠只不过挥挥手,所有人就都倒下了。女侠飞出去又飞回来,所有埋伏就都解决了。大量的留白,竟然只能靠观众自己脑补。 没有“武”,如何是“武侠”呢?2021版《新天龙八部》在选角和剧情改编上都有争议,就连基本的动作戏也没讨好。眼看乔峰用广播体操和跳着广场舞的慕容复打成一片,这魔幻场景让很多金庸迷都想自戳双目。另一部人气剧集《有翡》,主角们通用的必杀技是摆造型、转圈圈,对手就在这种魔性的节奏中一一倒地。 是这一届观众审美不行吗?打戏到底应该如何评判?曾拿奖无数的香港金牌动作指导洪金宝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则:好看。可现在古装剧里的过招一个比一个更敷衍,段誉的“凌波微步,罗袜生尘”构思起来确实麻烦,索性用电脑动画拖动残影,硬核武打变成五毛特效。一个个当红小生(花旦)含胸驼背,毫无侠客风范,若要表现主角的玉树临风,就只剩下一个办法——慢动作,1秒钟的Pose,10秒钟聚焦,多角度切换,只要够慢,神功自成。 这便是当下武侠剧“塑料感”的来源,难怪少年看了敬而远之,中老年人含泪无语,彼此都想问一句:“这拍的,都是些什么呀!” 2 “用过去的经典洗洗眼吧” 说到底,“能打”只是武侠剧的基本功,还是需要一点“仙气”,才是观众熟悉的那种江湖味,要不然,观众还不如去看UFC(无限制综合格斗大赛)。 就像《卧虎藏龙》中李慕白与玉娇龙在竹林中的追逐,飘飘忽忽,如梦似幻,有山水画一般的写意风格。那随风摇曳的不仅仅是竹影,还有侠客的隐忍。纠缠的显然不只是剑尖,也是各自的欲望与命运。 如同《一代宗师》里叶问与宫二在人声鼎沸的大厅里过招,一个六十四手,一个咏春,情愫暗藏,点到为止,由始至终未损室内一物,一招一式尽是气度与风情。几个眼神交换,却胜过了万语千言。 周星驰的《功夫》里,五郎八卦棍、洪家铁线拳、少林十二路谭腿隔空对阵“琴魔”,蛤蟆功大战太极拳和如来神掌,是硬桥铁马的真功夫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碰撞,从中可以体会一个酣畅淋漓的武侠世界;《七侠五义》里展昭的“凌空飞步”、《黄飞鸿》里的“佛山无影脚”,现在看起来假得可爱,不过胜在动作利落、拳拳到肉,演员们的“侠客范”依然是真实可信的。 用过去的经典洗完眼,很多人才蓦然想起,武侠(功夫)才是中国电影最早向世界输出的“中国好故事”:《卧虎藏龙》曾拿下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内的四项大奖,《一代宗师》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和最佳服装设计两项提名,《英雄》、《功夫》都曾是奥斯卡和金球奖的座上宾。 武侠本该像日本的动漫和好莱坞的超英,有穿越时空的情感链接,有与时俱进的变身能力,能从过去的擂台跳向未来的T台。未曾想,侠客们却一头扎进了往事里,如今一个个装腔作势,实在难以相认。 3 一代人已经老去,后来者已经不多 武侠当下的困境,可以集中体现在一部2021年暑期档低调上映的纪录片《龙虎武师》里。以浓缩了香港功夫片60年间风云变幻的情感密度,它获得了豆瓣8.2的高分,以及,区区一百万人民币的票房。 《龙虎武师》最令人动容的细节,莫过于在香港武打片最辉煌的年代里,一场打戏拍完导演喊的往往不是“收工”,而是“救人”。成龙、洪金宝、甄子丹等一众后来的大牌明星,人人都有一本片场血泪史。 气象万千的功夫美学,来自积淀深厚的传统艺术,京戏大师于占元早期赴港开办“中国戏剧学院”,一批学员虽然没有重振京戏,却在方兴未艾的电影产业中打出一片新天地,成龙、元彪、洪金宝们纷纷成了当红的电影巨星,将京戏动作的美感电影化,正是他们行走江湖的看家本领。 一代人已经老去,成龙在2020年电影《急先锋》中有一幕追逐戏,本该从商场二楼跳下,却忽然被旁人拉住,“不要,那边有楼梯!”大哥会心一笑,立即绕道而行——这是国产动作片夕阳唱晚的写照,也是成龙关于廉颇已老的自嘲。年轻时成龙就像一辆只有前进挡的越野摩托,学不会迂回与后退,《A计划》里从15米高的钟楼跳下、砸穿几层雨篷又重重落地的经典场面,他为求完美一共拍了3次。现在满身伤痕的大佬,终于选择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了。 后来者已经不多,像吴京、张晋这种自小习武、功底扎实的演员屈指可数,《一代宗师》里,武术门外汉张震受邀出演八极拳传人“一线天”,为此张震专程拜师学艺,还拿到了八极拳全国冠军。在快餐化的影视行业,这样肯下苦功的演员几近绝迹。《龙虎武师》也承认,现在没有剧组敢像过去那样“玩命”了,毕竟演员都金贵,片方承担不起后果。 这便是为什么陈木胜导演的遗作《怒火·重案》去年上映时,坊间一片赞叹和致敬。因为这样扎实又好看的打戏,无论在古装武侠剧里,还是在现代动作片里,已经越来越难得一见了。 4 “武”的肉身,还能跟上“侠”的精神吗 武侠剧已经失去了创新的能力吗?显然不是。2021年大火的《风起洛阳》曾以漂亮的武打赢得众声喝彩,然而观众很快发现,这些动作戏完整地抄袭了动画《凡人修仙传》,甚至连分镜中的人物站位、动作节奏乃至慢放和停顿都完全一致。这时候很多人才意识到,在东施效颦的国产剧集之外,动画里仍然有一个朝气蓬勃的武侠世界,它依然可以让新千年的少年们心驰神往。 你看,水墨画风的《雾山五行》,以最传统的美学意境,成就了一个个别开生面的打戏:有行云流水大开大合的“斗气”,也有闪转腾挪一来一回的“武打”。火出国门的《刺客伍六七》甚至只用简洁的人物线条,就调度出惊艳的战斗场面,内修孤独,外延热血,把一个笑中有泪的成长故事说得荡气回肠。 这些动画大多是“小作坊”出品,《刺客伍六七》的何小疯甚至身兼原著、编剧、导演、出品、配音乃至作曲作词等多职,然而在武戏标准上,无论是动作设计还是分镜构建,都让绝大多数国产武侠剧相形见绌。 因此,武侠并没有消亡,缺的只是影视呈现,是“武”的肉身已经跟不上“侠”的精神,才让过去的风骨一路散落。演艺圈的生态已经不同了,短平快的制作方式,不鼓励新人们扎扎实实地练几个月基本功,再为了一个大场面义无反顾地从高楼上跳下。更何况,有了绿幕和替身,其他的好像都不重要,反正有流量明星的加持,有CP发糖的剧情,年轻一代的粉丝都会买单。 从古龙到金庸,大师们在故事里埋藏的线索是,武侠的“道”是要远远大于“术”的,境界突破只有在上下求索的心灵苦旅中才可实现。没有这份用心,武侠才会沦落成偶像剧外面的一层糖衣。不管哪门哪派,最后都是“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”。至于那个比诗意还诗意的江湖,比残酷更残酷的武林,只怕离观众越来越远了。 |
字体: 放大![]() ![]() ![]() |
版面导航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