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9月13日 |
|
第 004 版主要新闻 |
字体: 放大![]() ![]() ![]() |
|
||||||
南国少年周刊记者 黄婧 前几年,90后大学教师经常成为网络刷屏的对象。如今,每所大学、每个学院都会有一些这样年轻的宝藏老师。在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,磨胤伶既是三尺讲台上严谨认真的思政课讲师,又是私下里深受学生们喜爱的“姐姐”。她爱唱歌会吹笛,还尝试将自己的才艺融进课堂教学。 1 亦师亦友 1991年出生的磨胤伶,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毕业后,进入广西大学任教。 娇小的身材,甜美的笑容,如果不说职业,你可能会以为磨胤伶还是个大学生。她带的学生当中,不少是1998年、1999年出生的。当90后的一头一尾相遇,这种同龄人的师生关系拉近了心理距离,让她与学生更容易互相理解。“经常会收到学生们发来的小作文。”磨胤伶说,私下里不少学生会亲切地称呼她为“姐姐”,学习生活上有烦恼也喜欢找她倾诉。 2 拒绝“爹味” 老师不“老”,师生之间易沟通,却不等于没边界。磨胤伶深知这一点,和学生相处原则性很强。上课的时候,大家都很认真,当学生出现问题,她会严厉批评。“我自己也是90后,明白这个群体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判断,不需要爹味十足地‘教他们如何做人’。但我作为过来人,会替他们做一些风险预判。” 生活中的磨胤伶多才多艺。她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学习吹笛子,读研究生时就因为自己把广西山歌与笛子独奏串烧表演,夺得了学校才艺十佳大赛的亚军。演唱民歌,吹笛子、葫芦丝……正因为身怀这些才艺,单位常常派她“出战”,参加各种文艺汇演。 3 创新教学 作为一名思政课讲师,磨胤伶很注重朋辈效应,她善于挖掘学生身边的典型故事,用同龄人讲思政的方式,将人生价值追求、爱国主义信念等潜移默化地浸润到学生心里。她还尝试将自己的才艺融进课堂教学,用唱歌的方式去讲思政课。在讲解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”这一课时,磨胤伶用一首歌曲《祖国不会忘记》引入,并在课堂上带着学生边唱边领悟内涵。这样的设计也让她的课在相关思政示范课评比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。 “磨老师还会给我们讲她在旅游、调研时的一些有趣见闻。”学生们表示,磨胤伶上的思政课不枯燥还有感悟,希望未来这样的宝藏教师能更多。 |
字体: 放大![]() ![]() ![]() |
版面导航 |